蜜蜂头部具复眼且复眼由6300只小眼组成,每个小眼中有8个感光细胞,可帮助蜜蜂感受偏正光导航,从而精准判断飞行方向。
蜜蜂为社会性昆虫,可通过跳舞来传递信息。比如发现蜜源时,侦查蜂会通过跳圆圈舞或“8”字形舞来指明蜜源所在地,并以舞蹈速度来表示蜂巢至蜜源间的距离。
一、为什么蜜蜂不会迷路
1、蜜蜂的头部有复眼,复眼由约6300只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里有8个成辐射状排列的感光细胞,而蜜蜂就靠这些小眼感受偏正光导航,所以不会迷失方向。
2、所谓偏正光就是只在某个方向振动或者某个方向的振动占优势的光,天空中任何一点偏正光的方向都垂直于太阳、观察者和这一点组成的平面,根据天空偏正光的图形可确定太阳的位置。
二、蜜蜂为什么“跳舞”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工蜂负责采集食物、哺育幼虫、泌蜡造脾、建造蜂巢、保巢攻敌等工作,大批工蜂出巢采蜜前会先派出“侦察蜂”去寻找蜜源,这些“侦察员”一旦发现了有利的采蜜地点或优质蜜源时就会飞回蜂巢跳上一支圆圈舞蹈或“8”字形舞蹈来指出食物的所在地,并以舞蹈的速度表示蜂巢到蜜源之间的距离,还以附在身上的花粉的味道告知食物的种类。
三、蜜蜂为什么要酿蜜
1、蜜蜂酿蜜是一种适合外部环境的最大表现,因为要为自己过冬准备食物,而冬天是蜜源最缺少的时候,那时蜜蜂根本无蜜可采,只能依靠自己的存粮达冬。
2、蜜蜂酿蜜是一种繁衍生息的需要,工蜂采集花蜜后不但要供给蜂王食用,还要供给蜂群中的幼虫食用,只有在蜂蜜充足的情况下蜂群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四、蜂群是如何分工的
1、蜂王:蜂王是蜂群的繁殖者,蜂群内所有的个体都是由其产卵发育而成,还通过自身分泌的“蜂王信息素”控制蜂群的次序,但实际上并不领导蜂群,在蜂群中的作用就是繁衍后代。
2、雄蜂: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的蜜蜂,专司与处女蜂王交配以繁殖雌性后代,交配成功的处女王产卵后雄蜂就成了蜂群中的赘物,工蜂把其咬死或赶出巢外冷死、饿死。
3、工蜂:工蜂是蜂群中繁殖器官发育不完善的雌性蜜蜂,为蜂群中最主要的种类,在同一蜂巢中的工蜂因年龄的不同又可分为保育蜂、筑巢蜂和采蜜蜂三个生理上不同的工蜂类群。
五、蜜蜂有哪些特点
1、群居性
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性昆虫,群体由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工蜂组成,任何个体离开群体都无法独自生存,群体缺少任何一种蜜蜂也没有办法正常生存,但蜂王已经正常产卵后可不再需要雄蜂,尤其在蜜源匮乏时雄蜂反而可能成为蜂群的累赘。
2、社会性
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任何一只蜜蜂离开群体后都无法独自生存,整个群体由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工蜂组成,其中蜂王主要负责产卵来培育新蜂,雄蜂主要负责与新蜂王交尾且交尾后便死亡,而工蜂则负责蜂群中几乎所有的劳作。
3、营巢性
蜜蜂是典型的营巢性昆虫,蜂巢由数张或十数张相对平行且垂直于地面的巢脾构成,巢脾由一系列紧密排列的六面体巢室组成,而巢室则由工蜂腹部蜡腺分泌的蜂蜡筑成,另外蜜蜂的巢穴多修筑在附近蜜源丰富、环境隐蔽且敌害较少的地方。
4、变态性
蜜蜂是典型的变态性昆虫,三型蜂都要经历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蜂四个阶段,但不同蜂型各发育阶段所需时间却不尽相同,其中蜂王从受精卵到成蜂大致要16天,雄蜂从未受精卵到成蜂大致要23天,而工蜂从受精卵到成蜂则大致要20天。
5、储食性
蜜蜂是典型的储食性昆虫,在蜜源丰富的季节蜜蜂会大量储备花蜜和花粉,等蜜源匮乏或不适宜蜜蜂采集时蜂群便以储备的食物为生,另外蜜蜂还能将采集的花蜜酿制成蜂蜜封存在蜂巢中,例如冬季蜜蜂会结成蜂团并靠吃蜜产热来越过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