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麦冬灌后,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小昼夜温差,避免地温变化幅度过大,从而确保麦苗可以安全越冬。
2、小麦冬灌后,可以起到储水蓄墒的作用,作到冬水春用。
3、小麦冬灌后可满足小麦的冬季生理活动,同时可以为小麦返青提供充足水分。
4、小麦一般在平均气温为7-8℃时冬灌。

一、小麦为什么要冬灌
1、冬灌后土壤含水量增加,昼夜温度变幅会减少,近地表气温变幅缓和,可以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避免冻害死苗,确保麦苗越冬。

2、冬灌后,水分会以结晶状态存在于土壤中,因而起到储水蓄墒的功能。 为返青保蓄水分,作到冬水春用。

3、冬季较长,且少降雪,春季也有较长时间的普遍干旱,冬灌后既能满足小麦的冬季生理活动,又能给小麦春季顺利及早返青提供充足的水分。通常在平均气温7-8℃ “夜冻日消”时冬灌。

二、小麦冬灌要注意什么
1、土壤水分
从土壤水分方面考虑,如果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两合土小于16%,淤土小于18%)时,就要冬灌;如果高于70%时,可适当推迟冬灌或不冬灌,但要加强松土、保墒措施,提高地温,促使小麦根系下扎,以培育壮苗。

2、温度
(1)冬灌的适宜温度要求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冬灌过早,气温尚高,蒸发量大,起不到灌水、增墒的作用,同时还会引起麦苗徒长,不抗冻。

()冬灌过晚,气温偏低,土壤冻结,水分不可下渗,常发生凌台,会使麦苗受冻或窒息死亡。冬灌后,寒流来到,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冬灌的则比未冬灌的地温高,对确保麦苗越冬大有好处。

3、苗情
旺苗通常不缺水肥,不必冬灌。弱苗(尤其是晚播麦、单根独苗)也不宜冬灌,以避免淤苗、凌台、受冻害麦苗,甚至死苗。对这类弱苗,可把冬水改为返青水,以水调肥,以肥攻苗,使麦苗由弱转壮。

4、其它
(1)冬灌水量不能过大,以免地面积水,遇低温而形成冰壳,致使植株地上部受冻,根系窒息,分蘖死亡而减产。

(2)冬灌后,必须适时耧划松土,防止因土壤板结,发生龟裂危害。晚播麦必须特别注意。耧划松土除保墒避免土壤板结龟裂和通气外,还可提高0-10厘米地温1℃左右,有助于促苗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