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最热的是中伏。
中伏期间地表湿度大,白天吸热多,晚上散热少,热量积累,气温逐渐升高,最为炎热。
末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的一伏,二是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末伏的习俗包括吃烙饼摊鸡蛋,另一方面,饼和鸡蛋都是圆形的,寓意圆圆满满、团团圆圆,象征着吉利和好运。
一、三伏天哪个最热
1、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在三伏中(初伏、中伏和末伏),最热的要数中伏了。
2、在三伏天期间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而在中伏的时候最热,是由于中伏期间地表湿度变大,并且每天白天要吸收大量的热量,等到晚上的时候散发出来的热量却非常少。
3、这样在地表层就会有很多的热量积累,因此一天比一天热,而到了中伏后,积存的热量达到了最大值,因此天气也是最炎热的时候。
二、什么是末伏
1、含义
据生活常识上说,末伏有两层含义:一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的一伏;另一层含义是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也被称为三伏。伏天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
2、习俗
(1)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有的地区在末伏的时候就会选择吃烙饼摊鸡蛋,吃“烙饼摊鸡蛋”,其实是在补充营养。
(2)三伏当中,中伏往往较长,到了末伏,人体消耗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这个时候要适当多补充营养。烙饼摊鸡蛋中有油,有高蛋白的鸡蛋,非常适合这时候吃。
(3)另一方面,还有一种说法:饼是圆的,摊鸡蛋也是圆的。三伏第一天,吃烙饼摊鸡蛋,图的是圆圆满满,团团圆圆,求个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