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防治: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喷新高脂膜,提高秧苗抗病力;选择地势平、通风光照好之处育苗;稀插旱育苗控制温湿度,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30℃,少浇水,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保持土壤微湿。
化学防治:要严格种子和床土,秧苗发病初期要施立枯清,若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可用敌克松液搭配护树大将军喷雾。
一、水稻立枯病怎么防治
1、农业防治
(1)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光照良好的地方育苗。培育壮秧,提高秧苗抗病力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2)提倡稀插旱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30℃,尽可能少浇水,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土壤水分充足,但不可过湿。
(3)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喷施物理高分子膜新高脂膜,提高秧苗的抗病力。
2、化学防治
一要进行严格种子和床土。在秧苗发病初期,施立枯清每平方米用药1-1.5克兑水均匀鹏在苗床上。一旦病害发生,在发病初期可用70%敌克松1000倍液搭配护树大将军喷雾,5天后秧苗恢复生长。
二、怎么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
1、策略性防治
做好冬闲田和田边杂草全面药剂防治,亩用40%毒死蜱加10%吡虫啉30~50克,对水40千克喷雾,控制稻飞虱减少传毒来源。
2、防治适期
(1)杂交水稻秧苗3~7叶期和大田初期是稻飞虱的传毒关键期,也是治虱防矮的主要适期,先在播种时每斤种子用吡虫啉10克拌种;
(2)秧田及早栽本田为治虫防病适期,在适期内带毒稻飞虱每平方米有1.5只或大田初期每丛0.2只,应立刻做好药剂防治。
3、药剂防治技术
(1)选用吡蚜酮、唏啶虫胺、毒死蜱等对口药剂,确立以秧苗3~6叶期和大田初期为用药防治关键期,在关键期内持续做好灰飞虱、白背飞虱第2、3代成若虫盛发前的防治。
(2)在发病流行区应增加药剂用量和防治次数,每次防治后残存虫量仍达到防治指标的应继续用药防治。
(3)为了提高控病效果,应实行统防统治,做到统一时间统一防治,保证大区域内有效控制。